学校简介学校领导办学成果办学理念校训校歌学校标志凤鸣文学教师作品校友风采竹中八景校园文化大事记载校园掠影校园快讯通知公告视频新闻高中考信息组织机构制度建设党建动态党建工作工会概况文件汇编教代会文体沙龙工会工作共青团工作少先队工作团队工作处室建设工作动态办公室处室介绍信息公告教学管理招生工作对外交流实验教学数字图书教务处处室建设工作动态教科室处室建设德育园地评先选优学生资助政教处处室介绍信息公告安办处室介绍信息公告教师园地教学科研艺术活动卫生防疫体卫艺处室介绍后勤动态总务处德育园地评先选优学生资助语文教研组数学教研组英语教研组物理教研组化学教研组生物教研组政治教研组历史教研组地理教研组体育教研组艺术教研组信息技术教研组心理健康教研组通用技术教研组教研组语文名师工作室数学名师工作室英语名师工作室化学名师工作室生物名师工作室政治名师工作室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体育与健康名师工作室名师工作室科普专栏招生资讯基金会简介基金会章程组织结构基金会党建基金会制度政策法规业务范围信息公开资助项目工作动态联系我们

有趣﹒有用﹒有魂

发表时间:2017-11-22 18:23

有趣﹒有用﹒有魂

◇ 卢达馥

  当前,语文教学功利化,与现实生活脱节,局限于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达不到语文教学目的。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课堂,应让学生在有趣中学习有用的知识,让学生认识到知识的有用而更觉有趣,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焕发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语文  教学  有趣  有用  有魂

目前,人们对语文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把高考作为语文教学目标,把语文考试的分数等同于语文水平。语文教学功利化,非考试内容不教;语文教学与生活脱节,失去源头活水;语文教学局限于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让语文失去血肉。语文教学变成支离破碎的各个考点,达不到语文教学的真正目的,学生对语文学习感到默然神伤。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价值,焕发生命的活力,那么,我们的教学就会深受学生喜爱。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

教师应采用灵活多变的课堂教学形式,如表演式、辩论式等,运用科学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等,打破课堂的沉闷,重塑课堂的朝气,展现语文的魅力,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教师应优化课堂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联想教学法、合作探究教学法等:合理组织课堂教学,让学生身临其境,大胆想象,相互切磋,涵泳把玩,品咂摩挲,课文中优美的语言、鲜明的形象、曲折的故事,将会使学生快意倍增。

作为一种语言教学,其过程应该是学生、教师、文本间交流互动的过程。教师要充分尊重和信任每一位学生,为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语文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努力使学生做到""让自己读,“问”让自己提,“话”让自己说,“写”让自己评:使学生在参与中感受到语文的诗味,领悟到语文的深味,体会到语文的趣味。学生在豁然开朗、悟得其中意趣之时,尤其会觉得“好玩”。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当多多发掘这些内在的快乐因子,让学生沉浸在语言文字的曼妙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还应将课堂向课外延伸,引导学生走进图书馆,奔向大自然,体味多彩生活,让学生养成事事、时时、处处学习运用语文知识和培养语文能力的好习惯。如成立文学社团,组织各种语文竞赛、演讲比赛,举办读书报告会、辩论会……在这种超越课堂的过程中,语言已经不只是交流情感和思想的工具,更是人的生存空间、生存条件、生存方式。学生的生活活动、情感活动、心灵活动等所有的生命活动都是语文学习的过程,只有在这样的语文学习中才能感受自然,发现社会,体悟人生:有趣的还需是有用的。学校语文教学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基本的语文能力,这是学生发展终身语文能力的基础,为学生终身语文能力的发展提供原动力。语文不仅是我们每个人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工具,而且还负载着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和人类绵绵不绝的文明:语文学科不仅是工具性学科,而且对形成一个人的品格、一个人的底蕴、培养一个人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今后终身教育的能力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

语文知识因其形象性和生活性而更加富含情趣,教师应引领学生走进书海,眺望炫目的先秦繁星、皎洁的汉宫秋月:追随庄子的道遥云游、孔子的颠沛流离:品味李太白的杯中酒、曹雪芹的梦中泪……

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体会到文本的语言美、情感美,从而产生强烈的阅读和创作兴趣,在长期的熏陶渐染中培育出语感和美感,积淀他们的文化底蕴,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为他们未来的人生提供坚实的素养基础。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教会学生如何艺术地说话,至少是如何好好地说话,这对学生们日后的工作、生活很有意义:还要教学生能读能写,能运用语文这项工具从事学习和工作。因为语文是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必须使用的工具,这就赋予语文教学以特殊而重要的意义。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一方面体现于学生在校时的成绩高低,更关键的是学生离开中学后是否能正确、熟练地运用语文来生活。

语文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生存的技能,还应让学生成为具有高尚人品、崇高灵魂的人。

“人存在的价值,不惟知识的饱学,不惟智慧的增长,最重要的是人格的建树,精神的挺立。要让学生心灵无杂草,无尘埃,无污秽,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占据心灵的旷野,在孩子的心灵里播种上高尚人格的种子、进取精神的种子。”(牛和泉:《基础教育:为学生终身发展作准备》,载《班主任之友》2003年第11)语文课堂教学要以生命活动为本质,以情感意志为动力:要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成为师生生命活动的一部分:要带领学生走向人类文明的圣殿,去吮吸知识的琼浆、文明的精华……与莎士比亚、普希金、雨果展开心与心的对话:与黑格尔、马克思展开思想与思想的晤对:与屈原、史铁生一同展开生与死的探求……学生只有用自己的生命去体验感悟文本,才能懂得语文世界中精彩的人生。

语文是有生命的,是有思想文化内涵的。用知识激活知识,用生命激扬生命,用心灵激动心灵,用人格激励人格:“为生命奠基,为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奠基,是我们21世纪语文教师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卖桂梅:《窦桂梅与语文教改的三个超越》,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3年版,第162)

“有趣”着力于能力的培养,”“有用”着力于生存的需要,“有魂”着力于人格的塑造。我们要让学生在有趣中学习有用的知识,让学生因认识到语文学习有用而更觉有趣。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产生自己的学习经验,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使课堂场景变成一幅幅鲜活的、生动的画面,流淌出生命的活力。

(此文刊载于《我的语文教学之路》-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15)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文昌巷178号  电话:0818-6221839
四川省大竹中学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