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28日夜,22点35分,四川省大竹中学党委委员、副校长熊传信在忙完一天的工作后,回到家中,习惯性地打开手机。在大竹中学江苏校友会微信群中,他发现了校友杨刚同学发出的一条信息:“各位竹中校友和大竹老乡,符译升同学是高2013届2
邹高翔校友小档案:邹高翔,男,1985.09-1991.07先后在我校八八初一班、九一高六班、九一高七班就读,1991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工作单位:广东省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都市报》邮箱:330344213@qq.com)母校大竹中学百年
邓娅怀念中学的少女时代。我的记忆里面,最深刻的就是我初中三年的住校生活了。我是从清水一个镇上考进竹中,一个乡镇女孩子进城,特别兴奋。记得,妈妈带着我,提着行李,找到了老师分配的宿舍,412宿舍。我一进门,就看见一个五官非常大气,个子有一米七
------我高中的数学老师江文寿先生黄晓玲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周院士高山仰止,严谨如同鲁迅先生笔下的藤野先生。但实话说,他所授课《电子显微镜》是曲高难和,望而畏之的。江文寿老师(第二排右1)在家长堆里,时常有家长质疑教奥数的女老师是不是不如男
——记我的初中班主任包文心老师曾娟12月初,任职于南方报业集团南方都市报的高中同窗邹高翔给我发微信“竹中明年百年校庆,正在征集校友写稿,忆昔抚今展未来。你必不可少,期待看到大作!”当时反应淡淡的,回他说“我很平凡,过着日常的生活,干着平常的
王茜趁着前两天回老家的间隙,匆匆忙忙之间去竹中振文书院看望了我的恩师们。激动、紧张、欣喜,从学生时代聊到人生百态,三天三夜也聊不完的故事,感慨万千,真没想到过,也会有一天我那么希望在理综办公室呆到灯熄月出。大竹虽小,从荷花池到煌歌广场再到文
刘洋关注的竹中微信公众号里,突然看到邹高翔师兄的竹中求学岁月,二十年前的竹中生活,读起来仍然毫无隔阂,竹中的精神一直没有变过,一代代人对竹中的感情也一直没有变过。想到自己在竹中的四年,从一个乡下的放牛娃,到考入大城市的大学,对竹中确实有说不
李竹渝三年初中,快乐学习,篮球场上留下天高云淡的洒脱;大学里,徜徉在十三朝古都西安,感受着千年古风遗墨。1993年,作者(左2)、谷生琼老师(左3)和同学合影1995年作者(右1)和同学合影96初5班毕业照时光荏苒,一晃就毕业;鬼使神差,我
邱留洋春节回到文昌阁,极目四望,恍惚中不知身在何处。青葱岁月的求学路,早已经不存在了,变成了我心灵中一个虚无缥缈的梦境。十年弹指一挥间,90年校庆的场景还历历在目,而转瞬之间已到大竹中学百年校庆之际。我想,岁月已经无数次地被浮云与尘埃掩盖了
陈入铭前一段时间得知母校大竹中学百年校庆,学校美术组张成宇老师嘱我写一篇纪念的文章,我当即应允,并戏言,那我一定是这些校友中唯一一个“调皮”学生,成绩不好,行事乖张,桀骜不驯。张老师答,时过境迁,现在回过头来评价,有些老师就会理解你少年时代